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持三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数据为中国水源涵养量、防风固沙量、土壤保持量2000-2020年度逐年1KM*1KM栅格数据,数据单位如下:防风固沙功能:吨/公顷、土壤保持功能:吨/公顷、水源涵养功能: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是2015年三大服务功能数据,如需其他年份数据请联系我们。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持三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数据是在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三大服务功能评估的模型方法,通过模型模拟获取的。
(1)水源涵养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实质上是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水文效应机理上,它是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的复杂过程,主要功能表现在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方面。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降水贮存量法估算,即用生态系统的水分调节效应来衡量其涵养水源的能力。

(2)土壤保持功能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是指活地被物和凋落物层层截留降水,降低水滴对表土的冲击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防止土壤崩塌泻溜,减少土壤肥力损失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功能。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进行定量分析来衡量生态系统的保育土壤的能力。土壤保持量的定义为生态系统在极度退化状况下的水土流失量与现实状况下水土流失量的差值。
现实状况下水土流失量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计算单位面积的水土流失量,即土壤侵蚀模数。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包含6大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长因子(L)、坡度因子(S)、覆盖和管理因子(C)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详见公式:
A = R×K×L×S×C×P
(3)防风固沙功能
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是与无植被保护的裸土情况下的土壤风蚀量相比,地表的植被会减少土壤风蚀量,将林地、草地、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土壤风蚀量与裸土的风蚀量的差值作为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量。影响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主要是风场强度,地表的植被覆盖,土壤属性等,就生态系统的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来讲,主要为了体现植被对固沙量的影响。
在充分考虑气侯条件,植被状况,地表土壤的粗糙度,土壤可蚀性,土壤结皮的情况下,利用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定量评估土壤风蚀量,裸土条件下和地表覆盖植被条件下的土壤风蚀量的差值即为防风固沙服务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