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库)目录
全国各年度兴趣点POI数据 更多>>
城市建筑底面轮廓和高度空间分布... 更多>>
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 更多>>
北京老地图 更多>>
东北亚自然地理背景数据 更多>>
全球地表参数遥感反演数据集 更多>>
数据详情

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

徐新良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次数:  2803
数据下载次数:  0

数据基本信息

数据时间:  1995、2000、2005、2010、2015、2019年
空间位置:  东北地区
数据格式:  栅格数据
空间分辨率:  1km
主题分类:  社会经济数据
DOI标识:  10.12078/2023010407

数据联系信息

联系人:  徐新良
电话:  010-64889071
邮箱:  xuxl@lreis.ac.cn
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址:  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摘要

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是区县统计人口数据,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等人口分布影响因子,通过空间化制备的多年度人口分布格网数据。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口  公里网格  空间分布

数据说明

   人口数据通常以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人口空间化是以空间统计单元代替传统的行政统计单元。人口空间化数据为多领域之间数据共享、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带来极大便利。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是在全国分县人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与人口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等多因素,利用多因子权重分配法将以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的人口数据展布到空间格网上,从而实现人口的空间化。  

   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包括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6期,数据为1km栅格数据。 数据集反映了人口在东北范围内的详细空间分布状况。该数据为栅格数据类型,每个栅格代表该网格范围(1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单位为人/平方公里,数据格式为gird,数据以Krassovsky椭球为基准,投影方式为Albers投影。    

   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人口分布权重,进而在对上述3方面影响权重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各县级行政单元的总权重,然后在计算各县级行政单元单位权重人口占比的基础上,运用栅格空间计算,把单位权重上的人口数与总权重分布图相结合,进行人口的空间化。计算公式为:

POPij = POP × (Qij / Q)

   式中,POPij是空间化之后的栅格单元值;POP为该栅格单元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单元的人口统计值;Qij为该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总权重;Q为该栅格单元所在县级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总权重。    

数据引用方式

请在数据来源部分说明: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 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并引用以下数据论文:
徐新良.东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资源环境科学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2023.DOI:10.12078/2023010407

相关文献

数据下载说明

  该数据集网站不提供免费下载,有研究需要的请联系

          

会员登录后,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数据样例(如果看不到下载链接,请先登录)。

数据下载:

使用本数据的用户

已有 0 名会员下载该数据,最新下载该数据的会员如下:
会员名 单位 下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