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社会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GDP空间化以空间统计单元代替传统的行政统计单元,为多领域之间数据共享、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带来极大便利。
东北地区GDP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是在东北地区分县GDP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考虑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数据与GDP的空间互动规律,通过空间插值生成的空间格网数据。数据包括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6期。该数据集反映了GDP数据在东北地区范围内的详细空间分布状况,数据为1Km栅格数据,每个栅格代表该网格范围(1平方公里)内的GDP总产值,单位为万元/平方千米,数据格式为gird,数据以Krassovsky椭球为基准,投影方式为Albers投影。
空间化过程中首先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GDP分布权重,进而在对上述3方面影响权重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各县级行政单元的总权重,然后在计算各县级行政单元单位权重GDP占比的基础上,运用栅格空间计算,把单位权重上的人口数与总权重分布图相结合,进行人口的空间化。计算公式为:
GDPij = GDP × (Qij/Q)
式中,GDPij是空间化之后的栅格单元值;GDP为该栅格单元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单元的GDP统计值;Qij为该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总权重;Q为该栅格单元所在县级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的总权重。